在安徽的西南一隅,有这样一个地方:
它的山,是仙人的寓所,瀑布如银河倾泻,云雾缭绕间,负氧离子洗肺更洗心。
它的水,流淌着千古诗意,陶渊明曾在此采菊,留下“悠然见南山”的永恒意象。
它的泥土之下,埋藏着东亚早期智人演化的密码;它的街巷之中,回荡着尧舜禅让的远古回响。
这里,是东至。一个被大自然和历史同时厚爱的地方,一个能让时间慢下来、让心灵沉静下来的“皖南秘境”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推开这扇时光之门,全方位解码东至的无限魅力。

叶兴安 摄
令人震撼的,是那被誉为“皖南最大瀑布群”的飞流,或如白练垂空,或如珍珠散落,在嶙峋山石间奏响永不落幕的自然交响乐。云豹、猕猴、娃娃鱼于此隐居,这片完整的生态系统,成了都市人逃离喧嚣、寻幽养生的“天然圣殿”。
城市的喧嚣在这里被按下静音键,耳边只剩下瀑布的交响和内心的回响。
到“舜耕山”,让尧舜禅让的胸襟,治你的“想不开”
同事为项目勾心斗角?领导画的饼难以下咽……一切烦恼仿佛挥之不去。
那就来历山走一趟。站在这片“尧舜禅让”的传奇土地上,这里的一石一木,仿佛都浸染着上古贤王的德馨。你会顿觉自己的那点烦恼,不堪一提。上古贤王,让的可是天下。登顶仙人掌,极目远眺,那种豁达会自然而然从心底升起。
寻访“升金湖”:看万鸟齐飞,书写天空的诗行
如果说山是东至的风骨,那么升金湖就是东至流淌的脉搏。作为“中国鹤湖、国际重要湿地”,这里是名副其实的“鸟类天堂”。
恰逢秋冬时节,万鸟翔集,它们以天空为纸,以羽翼为笔,写下壮丽的诗行。
相约“东至姑娘”:等你已30万年
东至有一位“姑娘”,生活在约30万年前。她就是华龙洞的“东至人”。
时间在此凝固,又在考古锤下苏醒。华龙洞,不仅是一处国宝级遗址,更是一部摊开在地上的厚重史书。当“东至人”的化石重见天日,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类在东亚大地向智慧跋涉的足迹。这里是科普殿堂,更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寻根问祖的精神坐标。带孩子来这里,触摸的不是冰冷的石头,而是我们共同的、波澜壮阔的起源。
潜入“星空之城”,把孩子的问号变成惊叹号
“爸爸,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?”别再百度了,带他来星空之城!这里是安徽首个天文气象研学基地,把抽象的宇宙装进孩子的瞳孔。当他通过望远镜看清土星的神秘光环时,那种震撼与喜悦,会成为一生探索未知的第一粒火种。
白天,在花海中徜徉;夜晚,与土星环、木星云带对话。
这里不生产答案,只播种好奇心。一趟星空之旅,或许就悄然改写了一个孩子的未来。
漫步“东流古文化区”:在“大江东流”处,听陶公说“悠然”
因濒临长江,取“大江东流”之意为名——东流古文化区,自有一番磅礴气度。漫步青石板路,在陶公祠追慕田园诗祖的风骨,看古塔凌云,老街烟火,历史在此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,而是可触可感的现实。
在此处,你会懂得陶渊明的“悠然”并非躺平,而是与整个世界温柔和解后的从容。
沉浸“东篱湖菊花博览园”:赴一场花开似海的视觉盛宴
想亲眼见证陶渊明笔下的菊海吗?东篱湖菊花博览园便是答案。30余万株、200余种菊花及艺术造型,形成“花开似海”的视觉盛宴。这不仅是拍照打卡的胜地,更是深度体验“菊文化”的沉浸式空间。
在这里,秋天不是萧瑟的代名词,而是被菊花点燃的一场盛大而热烈的金秋狂欢。
探秘“南溪古寨”:在大山深处,解锁一个匈奴部落的终极浪漫
你以为匈奴只存在于历史课本?不,在东至的大山深处,有一个他们最后的家园——南溪古寨。三面环山,近乎与世隔绝,“九龙戏三珠”的奇特地貌守护着这个“大山深处最后的匈奴部落”。
元代的碉堡诉说着曾经的刀光剑影,明代的大成祠延续着家族的香火。穿行在青石板路上,仿佛能听见历史的马蹄声从远方传来。
这不是一个景点,这是一个活着的传奇。每一块青砖,都在低语着一个关于迁徙、生存与守护的史诗。
叶一平 摄
驻足“周馥接官厅”:触摸中国近代化的活化石
周馥接官厅,看似古朴,内藏乾坤。它是“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”,其传奇之处在于,它是我国最早的钢筋水泥仿木建筑之一。榫卯结构全用现代材料仿制,堪称中西建筑文化碰撞的“活化石”。
在这里,你触摸的不仅是木材的纹理,更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那一段勇于创新的澎湃脉搏。
东至的滋味,是写进基因里的乡愁。
咬一口“东至米饺”,半月银辉里,藏着踏实的乡愁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都为之倾倒的东至米饺,它不只是小吃,那半月形的优雅,薄如蝉翼却韧性十足的皮,包裹着山野的清香与家的温暖。一口下去,糯米的软糯、馅料的鲜香在口中交融,这味道,能瞬间抚平所有乡愁和委屈。
形如半月,色如初雪。它熨帖的不仅是肠胃,更是无数东至游子,午夜梦回时那颗漂泊的心。
尝一卷“陶公如意”,把千年前的悠然诗意吃进肚里
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。陶渊明的境界,在陶公如意卷里变得可以品尝。将诗人挚爱的菊花与青红椒、蛋皮等食材巧妙融合,卷成如意之形。一口下去,菊花的清雅香气与食材的丰腴在齿间交织,仿佛品出千年之前的采菊悠然。
当菊花的清雅在齿间绽放,你是否也能片刻挣脱俗务,感受到那份“心远地自偏”的超然?
寻味“葛公豆腐”与“张溪垮粑”:在豆香与炭火中,找到生活的本真
葛公豆腐,用一粒豆子演绎的一生。从鲜嫩到醇厚,从清爽到浓烈,像极了人生的百味。而张溪垮粑,则是炭火赐予的质朴美味。芝麻香混着面香,随着热气扑面而来,又薄又脆,是能拿在手里的“幸福响声”。
深度治愈,往往就藏在这些简单、本真的味道里。
旅途的疲惫,需要一处安隅来抚平。从星级酒店到美学空间,东至总有一款能治愈你。
追求便捷与品质,有明发国际大酒店、全季酒店这样的商务之选。而东至的真正精髓,藏在那些有温度的民宿里。
下榻“飞地学苑”:睡在一个人文美学的美梦里
如果酒店只是睡觉,那太乏味了。
飞地学苑,本身就是一个值得专程前往的目的地。它不仅是皖美金牌民宿,更是一个集美食、康养、展览、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当代人文美学空间。在这里,睡觉是其中平凡的一项体验。
这哪里是民宿,分明是一个安放在山水之间的文化客厅。它收容所有疲惫的躯体和渴望自由的灵魂。
隐居“松林农场”或“美果庄园”:当一晚山谷里的“自在闲人”
想彻底逃离?松林农场和花园美果庄园是你的不二之选。它们隐匿于山谷之间,推窗见山,卧听虫鸣。这里有烟火气,却没有喧嚣声。白天采摘,晚上围炉。
在这里,时间的流速变得缓慢而清晰。所谓的“精神内耗”,被满山的绿意和满园的果香,治愈得服服帖帖。
邂逅“双龙山庄”与“千水湾农庄”:山水间找回内心的安宁
双龙山庄与东至县千水湾农庄,依山傍水,主打生态休闲。无论是静坐垂钓,还是漫步采摘,都能让你在自然的怀抱中,找回内心的宁静。
东至,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旅游名录。
它是一本立体的、活着的、可以走进去的“天地人文百科全书”。
在这里,你能读到地球的童年(华龙洞),读到华夏的青春(历山),读到湿地的诗意(升金湖),读到星空的奥秘(星空之城),读到文化的交融(周馥接官厅),读到生活的本味(米饺、菊花)……
它用30万年的历史深度,1375米的海拔高度,和一碗一筷的生活温度,共同为你熬制了一锅名为“感悟”的心灵鸡汤。
这里,能满足你对旅行的一切想象。它静默不语,却万物有灵。
它等待的,不是匆匆过客,而是愿意停下脚步,与之共鸣的知音。
山水东至,静候君来。
这场史诗级的邂逅,必将成为你旅行记忆中,浓墨重彩的一笔。